加强新时代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探索发表时间:2023-10-28 15:46 发表于:《探索科学》CN:10-1148/N 发表时间: 2023年10月 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新时代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探索 福建宏翔高级中学 林奇亮 摘 要:民办学校的特殊性决定了民办学校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积极探索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路径。福建宏翔高级中学实践探索的“党建5+工作模式”,给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党的建设;立德树人;民办学校;融合共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水准的教育,这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正确把握教育的政治方向,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教育发展之路,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民办教育的特殊性突出了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的重要补充,增加了教育服务供给,为人民提供了更多教育选择。“与公办教育相比,民办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民办中小学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民办中小学的举办者不是国家机构,而是社会组织或个人,经费来源渠道更加灵活多样;办学模式灵活多样;在领导体制方面,我国大多数民办中小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的权力机构主要是董事会,校长是行政事务的最高管理者;在运行机制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导向特征,与国家的政治文化运行机制的联系不如公办教育紧密”。民办学校在“市场导向”运行机制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管理体制的背景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对促进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实践探索 民办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民办学校不能简单复制党对公办教育的领导模式。为此,福建宏翔高级中学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积极探索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 学校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围绕学校“宏德立人,翔实问学”的办学理念,积极构建“党建5+工作模式”,力推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互促互进,努力将党建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教育发展动力,全方位提升学校教育竞争力和办学综合水平,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进入快车道。在党建工作的推动下,近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国防教育特色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福建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福建省诚信先进单位”“福建省‘科技高中’特色项目建设学校”“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协作校”“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宁德市文明学校”“宁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宁德市普通高中首批优质学科基地校建设学校”等荣誉称号。 福建宏翔高级中学总结的“党建5+工作模式”是:“党建+学校治理”“党建+文化建设”“党建+办学特色”“党建+教学创新”“党建+队伍建设”五个方面: 一是“党建+学校治理” ---奠定立学之基。学校积极构建党组织核心、董事会决策、校长执行、教职工参与以及社会监督的治理体系,在党支部领导下,推行“高站位决策、低重心运行 、近距离服务、走动式管理”的学校治理模式,强化精细管理。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党员教师“设岗定责、公开承诺”等活动,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制定《师德师风考核方案》,完善教师考评体系。深化育人方式改革,把团建工作纳入学校党建工作总体格局,设立学生发展中心,建立党员教师担任团建工作指导员制度。组织优秀团员学生进校业余党校学习,重点围绕党的理论知识、党性观念,宗旨意识等进行教育。推行“全寄宿准军事化管理”,按照部队的“内务、队列、纪律”三大条例管理学生,形成具有国防特色的学生管理运行模式。 二是“党建+文化建设”--- 筑牢办学之魂。学校以“家国之情怀、健康之体魄、创新之精神”的育人目标,坚守“宏德立人、翔实问学”的校训,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使命,把党建工作和学校“三风”建设有机融合,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学校管理机制,大力弘扬“脚踏实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勇创一流”的宏翔精神,打造“厚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风、“严慈博雅,启智铸魂”的教风与“乐学善思、勤毅致远”的学风。把红色文化、国学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创新校园“文化工程”体系,建设了党史馆、国防教育展示馆、禁烟馆、校史馆、学生业余党校、党建文化长廊、国学馆等一批校园文化基础设施,营造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校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美育环境;重视学生社团的指导,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科技、体育、艺术等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校文化凝聚力,体现共同的教育信念和卓越的文化追求。 三是“党建+办学特色” ---开启兴学之道。学校党建以育人方式改革为契机,以创建办学特色为载体,提出“国防教育塑情怀,科技特色强素养”的特色办学目标,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国防精神和“求实求真、自强不息”的科学精神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开展“五训”(军训、规训、晨训、宿训、心训)、远足、综合实践活动等系列活动和实施国防教育校本课程,教育学生自强不息,培育学生家国情怀;通过创建“科技高中”特色项目,推动科技活动、科技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四是“党建+教学创新”---探索强学之径。学校党建工作结合学校推进高中新课程,要求党员身先垂范,引导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上推改革,在强化集体备课中求创新,在改革学生学习方式上下功夫,在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上求突破,积极探索以“自主学习”为魂,突出了通过问题解决构建知识体系的“应用学习”,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主导、以学生主体,以问题为主线” 的“导学用合一”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探索出一条教育质量持续提高、学校内涵不断发展的成功之路。 五是“党建+队伍建设”---巩固强校之本。学校把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升党建水平的关键点,致力于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强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扎实开展校本研训,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做到“六个一”,即读一本教育理论或专业论著,开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写一篇教学论文或经验总结,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或举办一场专题讲座,命一份试卷,拜一名师傅或带一名徒弟。学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做到“一课两备一反思”,优化教研氛围,促进“同伴互助”和“自我反思”;实施精细化管理,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体系、目标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考核评价体系等,积极探索教师考评机制和教师激励机制,优化教师管理。实施教师队伍建设的“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每三年开展一次“宏翔名师”“宏翔名班主任”“宏翔教坛新秀”评选,每年开展“教坛新苗”“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优秀班主任”等项目的评选活动,增强教师的荣耀感和幸福感。 三、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启示 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如果不切实际、无的放矢,势必流于形式、没有实效。福建宏翔高级中学的党建工作实践与探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1.政治引领是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核心。 坚持党对民办学校的领导,要把党建放入全局工作中去谋划,提高站位、做好顶层设计,不能单纯就党建抓党建,要科学统筹党建与业务的关系,用环环相扣的党建工作机制构成整体联动的党建工作格局,用相互衔接的制度和机制使之规范协同运转,才能积小环为同心圆,使各项工作提质增效。学校党组织要找准位置不凌驾、不缺位,参与决策有主见、不虚位,推进工作担责任、不越位,服务教学抓联动、找准位,帮助不添乱,参与不干预,真正形成同心同力、同舟共济、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2.凝心聚力是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根本。学校党组织要找准功能定位,凝聚党建工作最大的共同体。首先抓住举办者这个关键“点”,带动学校管理层这个“环”,争取他们对党建工作的认同和支持。其次抓牢教师队伍建设这个“面”。立德树人,学生是主体、教师才是关键。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党管人才”是应有之意。持续推进党建工作重心下移,坚持双培养,进一步提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比例,最大程度发挥党员的影响力,建立健全引进、培养和使用人才机制,充分发挥人才在推动教学发展、学校发展的中流砥柱作用,最终实现党建资源向教学生产力的转化。 3.与学校教育相融共进是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的关键。做好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抓党建不能照搬照抄公办学校的工作模式,需要研究探索符合民办中小学特点、富有民办教育特色,民办中小学党组织要落实党建主业主责,关键是抓好“融合”,“融”就是党建工作所指所向所为,必须紧贴工作实际和队伍实际,紧扣存在的思想作风、教育教学问题准确切入,让党建工作像空气一样融入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学生成长发展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合”就要把“融”进去的内涵“合”到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关键点,使党组织的各项活动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实现党组织与党员、师生之间“即时”“零距离”的交流互动,从而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增强广大师生的认同感和获得感,让学校党建工作实起来,使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发展融合共进。 新时代民办学校的党建工作对学校发展意义重大,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民办学校体制机制的特殊性,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新时代民办学校党建工作路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民办教育怎么做》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袁玉芝 2.《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河北师范大学 刘献军 李亮
|